做網站一直給更大多數網民以很方便、很便宜的印象,包括很多IT領域的從業(yè)者也這么認為。其實不管是7萬,還是700萬都是完全可能的,關鍵更后的產出規(guī)模和質量高度。不妨來分析下網站成本的構成,據我所知有如下幾類:
規(guī)劃,統(tǒng)籌目標及管控成本。
設計,包括產品管理、做方案,以及使用相關程序軟件的授權購買成本。
開發(fā),包括項目管理、編寫代碼,以及使用相關程序軟件的授權購買成本。
內容,包括文字、照片、視頻等數據的原創(chuàng)或購進版權成本。
運營,包括服務器、網絡帶寬、電費等支持成本。
維護,有關設計、開發(fā)、內容的所有升級和改版調整成本。
可以看到,如果依次走流程做下來,工作量不小,成本當然也不會少。不同目標類型網站,對以上各環(huán)節(jié)的投入比重有不同,而且差異可能還很大??傮w來說有項目體制、產品體制兩類,項目體制更重視開發(fā),產品體制則更重視設計。目前所有以外包形式做的網站,統(tǒng)統(tǒng)都是“項目體制”,只有真正運營產品的互聯(lián)網公司才可能做到“產品體制”。原因很簡單,“產品體制”的操作需要業(yè)務能力做支撐。
也就是說,做網站可以很簡單,也可以夠復雜。除在中國無法保護的知識產權,如今的網絡到處都是免費資源,可以下載風格模板,省去設計成本;可以下載應用程序,省去開發(fā)成本;可以抓取他站內容,省去內容成本。去除這三塊更重要的花銷,還可以租虛擬空間或服務器,大大節(jié)省運營成本。剩下,也就是規(guī)劃、維護這樣些可以說不清道不明的雜事,如此結論,做網站的確“可以”不需要什么門檻。
既然做網站這么容易,那為什么爛網站隨處可見,甚至好網站**?因為“拼湊”出來的網站不是根據需求定制,而是根據能夠使用的開源程序來“定義”需求。還有很多認真開發(fā)過的網站也很爛,原因則在于“輕設計、重開發(fā)”,也就是前文所提“項目體制”做網站的弊端。
做網站是套很龐大的系統(tǒng)工程,就聆科網絡熟悉的設計環(huán)節(jié)來說,不同目標也對應不同結果。展示類需要強化視覺,任務類需要強化交互,資亞凹膏需要強化呈現。舉政府網站例子,典型的信息化服務平臺,是政府的數字化形象標志和服務窗口。那就感覺它的用戶群與hao123重疊,所以更重要就是“簡單、實用”,應該強化在線辦事效率,應該提升公眾互動效果。如此才能真正達到電子政務建設的目標,否者就是面子工程和應付項目。
以中文網站目前現狀來看,超過90%的問題都是設計階段造成或遺留的,“項目體制”做網站也有個叫“需求分析”的流程,但初衷本不是為用戶。不管直接找軟件公司開發(fā)網站,還是先找設計公司做方案,再找軟件公司開發(fā),都存在設計監(jiān)管上的問題。拋開責任心來看待此問題,外行管不了內行,冤大頭其實都是自找的。
以聆科網絡專業(yè)的偏見來看,我們認為設計與開發(fā)相輔相成,但設計決定了網站的成長軌跡,好設計方案可以大大簡化開發(fā)實現難度。如果全按專業(yè)模式走,整套網站設計方案價值上十萬、幾十萬,在高端設計公司里很正常,包括信息架構、交互設計等具體操作指導和通行規(guī)范。這價格高么?一點都不高,公司VI還能賣上百萬呢。
當然,也不是說用別人的程序就該一巴掌拍死,如果需求有限,同時的確有能滿足當前需求的共享程序,可以考慮購買授權。但此時更應該強調設計,起碼不應該讓專業(yè)人士一眼就看出來這是XXX程序,要么說明設計不到位,要么說明這套程序的可定制性太差,選擇根本是個錯誤。
網站建設成本的構成,謝謝圍觀。